极目新闻记者 夏锋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数智化转型之路,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湖北,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重地,也在积极拥抱数智化变革,而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8月20日,华为中国行2025 湖北新质生产力创新峰会在宜昌落幕,这场以“数智荆楚,新质有为”为主题的峰会,不仅展示了医疗、制造等行业的转型成果,更勾勒出破解行业痛点的实践路径。
本次峰会结束后,华为湖北政企总经理冯军伟在接受采访时,深入解读了华为在湖北数智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与战略思考,为我们在复杂多变的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经验。
行业困局待解:转型路上的四道坎
当前,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企业普遍面临着诸多挑战。冯军伟直言,算力成本高企是阻碍许多中小企业迈向数智化的一大“拦路虎”,让它们对AI技术望而却步;技术方案与行业场景脱节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通用型产品难以满足化工、医疗等专业领域的个性化需求;此外,生态协同的缺失使得技术提供商、服务商与企业之间难以形成合力,重复投入现象屡见不鲜;而人才缺口更是成为了制约转型的关键因素,懂技术的不懂业务,懂业务的不懂AI,导致企业缺乏能够统筹全局的操盘手。
以根技术突破,让算力像水电一样普惠
面对这些行业困局,华为凭借其在人工智能及通用计算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致力于与产业界共建开放、可持续的计算产业生态,为湖北的数智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在人工智能领域,华为推出了基于昇腾AI算力设备、异构计算架构CANN、AI框架升思MindSpore以及Mind应用使能套件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帮助伙伴和客户高效运用AI能力,加速智能化转型升级。目前,已有超过50个主流基础模型基于昇腾高效开发训练,华为携手超2500个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孵化出超过5800个解决方案。在通用计算领域,华为开放鲲鹏能力,助力伙伴打造差异化机型,并通过开源操作系统openEuler、开源数据库openGauss等数字基础设施软件,使能合作伙伴推出商业发行版,繁荣基础软件生态。如今,6300多个合作伙伴、18100多个解决方案已通过鲲鹏兼容性测试认证,并在政府、金融、电力等多个关键行业成功落地。
在湖北,华为更是积极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当地打造坚实的数智化底座。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自上线以来,长期保持高负载运行,为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华科、武大等300余家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提供了强大的计算支持;武汉超算中心则与华大基因(300676)、华大吉诺因等开展深度合作,推动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基于昇腾底座的利川智算中心、竹溪国芯一号智算中心等也已相继投运,孵化出文旅、农业、政务等行业大模型,为当地产业智能化转型与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从效率提升到模式革新,数智化要接地气
冯军伟认为,数智化技术对行业转型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升运营效率,通过快速处理和分析数据,企业能够更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和运营状况,从而做出更精准的决策;二是促进行业服务模式创新,借助智能化工具,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服务,增强客户体验;三是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利用数智化手段实现资源的精准对接和合理利用,减少浪费,提升整体效益。
为了确保这些价值能够真正落地,华为结合自身丰富的数智化转型经验,总结出“三层五阶八步”方法论。具体而言,就是通过AI定义业务场景,快速开发企业AI应用和服务,并组建专门队伍负责AI应用服务的持续运营与升级优化。同时,从场景、流程、组织、数据、IT五个阶段与AI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明确目标、场景识别、重塑流程、组织变革等八个步骤,保障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能够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破解人才瓶颈:让学习与实战无缝衔接
在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成为了数智化转型的关键环节。冯军伟强调,“我们始终认为,AI 战略能否落地,关键在于人。” 基于此,华为基于自身的AI人才培养实践,创新性地提出了研-训-用AI人才三相传导构型人才框架,精准匹配典型角色的AI能力需求。通过学、练、战相结合的模式,为企业培养出一批既懂战略规划,又具备开发能力,同时熟悉运维管理的复合型AI人才队伍。此外,华为还通过认证体系对人才培养效果进行评估,形成完整的培养闭环,确保人才质量。针对各行业的数智化领先场景,如银行AI大模型、智慧勘探、工业AI质检等,华为精心萃取30多个标杆项目,并自建了1800多套设备的实操实训室,让学员能够在真实的业务数据和场景中进行项目实践,真正实现学习与实战的无缝衔接。
生态共建:从单打独斗到共生共赢
华为深知,独行快,众行远。在推动湖北数智化转型的进程中,华为政企积极构建以利益为纽带、以诚信为基础、以规则为保障的“伙伴 + 华为”合作体系,实现与政企伙伴的共生共赢。冯军伟介绍,当前华为在深化与政企伙伴合作方面主要聚焦三大核心策略。一是通过联合创新实验室等载体,与伙伴共同打磨适配行业场景的解决方案。近年来,湖北已陆续落地武汉OpenLab、鸿蒙(武汉)创新实验室、武汉鲲鹏昇腾创新中心等多个组织,为伙伴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二是构建分层赋能体系,为伙伴提供全方位的培训认证、工具平台及资源支持,助力伙伴提升数智化服务能力。2025年,湖北已集结起一支超过200 人的华为布道师队伍,共同为用户和最终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推动湖北区域伙伴与华为业绩的共同成长;三是优化利益分配机制,扩大合作覆盖面,形成共研、共建、共享的合作伙伴体系新格局。未来,华为将持续坚持并完善伙伴支持体系,通过研发、营销、销售、供应、服务等全流程的全方位支持,与伙伴携手打造更多标杆项目,让数智化技术更好地服务政企客户的转型升级。
与湖北共赴数智之约
华为在湖北的数智化实践,绘制出了一幅清晰且极具前瞻性的发展蓝图:以三峡绿色水电为基础构建算力优势,以昇腾、鲲鹏等生态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以“三层五阶八步”方法论推动行业转型,以联合创新中心、OpenLab等平台搭建起生态协同网络,以研-训-用体系有效破解人才瓶颈。这一路径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紧密贴合湖北的资源禀赋与产业特征,打造出的一套深度定制化方案。华为与湖北的合作故事有力地证明了,新质生产力并非遥不可及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地蕴含于每一次技术突破与行业实践之中。随着数智化技术不断融入千行百业,我们有理由相信,华为将助力湖北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之路上走出一条更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让数智化之光闪耀荆楚大地,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书写出更为辉煌绚丽的篇章。
旺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